遙感科學與技術是在測繪科學、空間科學、電子科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其學科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它利用非接觸傳感器來獲取有關目標的時空信息,不僅著眼于解決傳統目標的幾何定位,更為重要的是對利用外層空間傳感器獲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進行語義和非語義解譯,提取客觀世界中各種目標對象的幾何與物理特征信息。遙感載體包括衛星、飛機、氣球、車船等。本專業培養掌握遙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航空航天攝影測量與遙感影像獲取、處理、解譯、分析和應用的專業知識,能夠在城市、農業、環境、海洋、地質、交通、水利、軍事等部門或領域,從事遙感與攝影測量生產設計以及有關空間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規劃、管理、科研工作的,并能夠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本專業現有專職教師14人,均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4人,擁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主講專家2人,省部級人才稱號的專家2人。本專業重點承擔建設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和研究生教育在線課程,設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和畢業實習基地12個,擁有專門實驗室2個;作為牽頭單位組織了全國高校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系列教材的編寫及出版工作。2019年入選“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