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評選活動期間,全校上下廣泛參與,宣傳部、新聞中心從全年的校園新聞中進行推薦,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最終遴選出20條新聞作為山東科技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候選新聞,送各部門、各單位投票,學校官方微信同時組織網上投票活動。經推薦、投票等環節,宣傳部、新聞中心會同相關部門評出2020年度十大新聞,我院兩項新聞入選,學校2020年度十大新聞如下:
1、山東科技大學入選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
12月4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省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立項建設名單,學校進入山東省“沖一流”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列??刂瓶茖W與工程學科獲批為山東省高峰學科,礦業工程、機械工程學科獲批山東省優勢特色學科。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全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和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遴選工作,最終確定了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15個、“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51個;參照省屬高校學科建設標準,從駐魯部屬高校和省委黨校中,確定“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51個,指標單列。
2、崔洪芝教授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等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崔洪芝教授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并作為獲獎代表上臺領獎。學校作為完成單位有2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列山東省屬高校第一。
其中,崔洪芝教授為第一完成人,王燦明、宋強、孫宏飛等參與,學校為第一單位完成的成果“耐磨蝕抗熱震結構功能材料及涂層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張媛教授為第二完成人,周滿山、谷明霞等參與,學校為第二單位完成的成果“復雜地形下長距離大運力帶式輸送系統關鍵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周東華教授為第一完成人,學校為工作單位申報的“動態系統運行安全性評估理論與方法”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3、學校標志性建筑圖書信息中心開工建設,4項重點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0年4月,作為學校單體建筑面積最大項目的圖書信息中心,承載著幾代科大人的夢想和期盼,開工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即將完工;12月,作為主要承載學生實習實訓任務、目前學校第一高樓的工程實訓中心已順利封頂;12月,學校東部科技創新園區已完成土地確權辦證,經過全面規劃設計,分步啟動建設工作;12月,東大門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施工建設,正式開通。
4、學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洶洶來襲。山東科技大學在校黨委帶領下,第一時間采取行動,落實防控責任,用行動交出了面對疫情“大考”的眾志成城抗疫答卷。
在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學校各專項工作組迅速展開各項工作:疫情初期,工作人員24小時嚴守崗位;開學季,師生“云”端相約,停課不停學;畢業季,推出“云答辯”“云合影”“云畢業”多項服務,近萬名畢業生通過網上辦理離校手續實現“云畢業”;全年中,黨員帶頭上,廣大教職工自發組成志愿者隊伍戰疫在一線,全校上下用實際行動為打贏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貢獻出科大力量。
在學??箵粢咔槠陂g,校友、合作單位等多家企業紛紛伸出援手,向學校捐贈防疫物品,助力學校構筑起一道道校園生命安全防線。
2020年,全校師生員工沖上疫情防控一線,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譜寫了一曲曲動人贊歌。其中,青島校區校醫院院長楊中東獲“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師生抗擊疫情事跡被新華網、光明日報等多家中央媒體廣泛宣傳報道。
5、校友陳景濤等參與完成珠峰測量、李希勇等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5月27日,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并開展測量工作。校友陳景濤、王海濤、王盼龍參與其中,在冰雪雷達探測雪深和后期數據處理工作上發揮重要作用。他們在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中助力珠峰高程測量,以實際行動充分詮釋了山科人艱苦奮斗、勇攀高峰的時代精神。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為榮譽獲得者頒獎。校友,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希勇,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結構專業總工程師、復雜結構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朱忠義,史丹利農業集團總裁高進華,山東威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電氣技術部部長王亮榮獲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6、王友清獲評共青團中央“全國向善向上好青年”、范俊峰獲評教育部“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5月,自動化學院教師王友清獲共青團中央2020年創新創業類“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成為學校首位獲此榮譽的青年教師。
10月,教育部表彰20名第十二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和30名年度提名人物,自動化學院黨委副書記范俊峰獲“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成為山東省屬高校首位獲此殊榮的輔導員。
7、學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2月,科技部和教育部公布地方高校新建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立項名單,學校申報的“礦山空區災害與塌陷地治理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實現了在國家級國際引智平臺領域的突破。
2020年,學校在科研、育人等領域持續發力,取得教育部、科技部等多個國家級立項項目及獎勵稱號等突破性成果。其中,6月,學校獲批103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7月,入選第二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名單;9月,學校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4個項目獲得立項資助;11月,李玉霞教授申報的“多元主體共建共管的產業引領型機器人產業學院建設”項目獲批為教育部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
8、羅宇教授科研團隊助力“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探秘深海
11月10日,中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9999js金沙老品牌羅宇教授帶領海洋測繪裝備科研團隊與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團隊合作,參與研制了11000米全海深近底多波束測深系統和11000米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為“奮斗者”號深潛海底精細地形測量任務提供技術支持。全海深近底多波束測深系統與中科院聲學所測深側掃聲吶配合工作,測量潛水器正下方的海底地形,創造了國產裝備海洋測繪深度的新紀錄。
9、學校10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12月,教育部發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學校10門課程獲批。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門、線下一流課程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5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2門,獲批數量居山東省屬高校第2位,標志著學校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方面取得新成果。
10、山科學子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實現金獎突破
11月28日,山科學子耿志等人共同完成的“智創綠源——中深層地熱能開發引領者”項目(指導老師:陳紹杰、許琳、宗彩建)獲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國賽金獎。這是學校在歷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實現了金獎零的突破。
視頻見:https://www.sdust.edu.cn/info/1145/9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