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測繪相關行業的發展如何?”
“中國式現代化下,企業對測繪類人才需求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新質生產力在地理信息發展產業中的痛點、難點有哪些需要突破?”
帶著這些問題,9999js金沙老品牌“繪·傳承”社會實踐服務隊,在學院學工辦主任(團委書記)孫金香的帶領下,于8月6日來到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鎮,深入企業一線進行實地走訪調查,對企業相關負責人進行訪談,探尋蘊含其中的地信“密碼”。
第一站,實踐隊來到浙江國遙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先由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企業的發展歷史、業務范圍以及核心優勢等情況。孫金香介紹了學院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等情況,她指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院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地信專業人才,研發了一系列優秀科研成果并得到一定推廣,愿意與企業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在座談中,實踐隊成員圍繞測繪地信技術在城市規劃、國土資源管理等領域的應用進行了交流。“沒想到地信技術應用這么廣泛,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對專業有了新的認識和信息。” 地信專業學生王冰冰說。

第二站,實踐隊伍抵達了地理信息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眾智繪云。相關負責人講解了企業的發展模式——以“一核四翼”為局部構架的綜合性平臺。其中,“一核”既以武漢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浙江分中心為核心;“四翼”則是指中科衛星應用德清研究院、科技創新服務大樓、地理信息科技展示館、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大會德清論壇會址,憑借這一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地理信息行業領軍研究院與企業紛紛入駐。
在座談交流中,實踐隊了解到企業在技術創新、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情況。他們發現,隨著科技的發展,測繪行業對高精度、高效率的技術需求越來越大,同時也對復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負責人著重強調了課程實習和生產應用實習的重要性,希望學生踴躍參與老師所研究的課題,將理論知識轉化到實際應用中去。實踐隊員王天穎說“學科交叉融合讓我看到了不同專業中的應用,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測繪行業的發展。”

當日下午,實踐隊一行抵達了第三站——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館。跟隨講解員的腳步,實踐隊參觀了導航與位置服務館、航天航空遙感專館、導航與位置服務館等。地理信息科技館圍繞智慧成果可視化,融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全息成像、互動體驗等方式,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反應測繪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傳播并普及地理信息科技知識,展示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歷程,通過圖文展示、科普畫廊、音像、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和手段展現地理信息事業的發展和成果。生動的展示和詳細的解說,讓實踐隊同學們明晰了地理信息的歷史發展脈絡,也深切領略到了科技的飛速進步給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這是一次精彩的地信課堂,在這里我看到了地信發展的精彩歷史與美好未來。”實踐隊員高玲說。

第四站,實踐隊前往微波目標特性實驗室走訪。相關負責人為團隊簡要介紹了實驗室的建設歷程和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微波特性測量與仿真成像科學實驗平臺”,發展電磁散射理論與航天微波遙感技術的論證方法體系,研究國土、農業、海洋、減災微波觀測 理論及信息定量提取方法,通過微波電磁特性理論研究和實驗,服務于浙江省和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并以運用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備戰訓練中的“雪上項目場地環境要素影響評估與臨場決策輔助支持系統”成果為例,進一步了解該實驗室。
當實驗室的大門被打開,迎面而來的是內部布滿錐形深藍色吸波材料的大型實驗裝置,介紹人表示“這是國內首家穹頂設計大型微波遙感基礎實驗科學裝置”,并為大家通俗地介紹了實驗室的工作原理。面對巨大的實驗裝置,大家仿佛置身于浩瀚星空之中,無不為其精密的建造而驚嘆,從而對微波遙感的先進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地理信息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推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次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專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孫金香認為:“通過實踐活動,同學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行業發展現狀,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后,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念,投身于專業學習和實踐中,為行業的發展和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實踐隊員金琦楠堅定地說。(通訊:孫金香 高玲 金琦楠 拍攝:孫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