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農業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智慧農業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而形成的農業形態,發展智慧農業對于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激發青年學生對智慧農業的興趣、拓寬專業視野,2024年8月1日-2日,山東科技大學9999js金沙老品牌“慧瞳智農,融科技創新”(下面簡稱“慧瞳智農”)社會實踐團在楊俊濤老師的帶領下,赴臨淄禾豐種業、諸城中化農業基地進行參觀學習。

8月1日,“慧瞳智農”實踐團首先來到臨淄禾豐種業進行參觀。臨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被譽為“魯中糧倉”,中國古代農書之首《齊民要術》便誕生于此。團隊成員在禾豐種業孫經理的引導下,深入了解了臨淄的農業生產歷史,并參觀小麥育種加代溫室。

8月1日,“慧瞳智農”實踐團首先來到臨淄禾豐種業進行參觀。臨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被譽為“魯中糧倉”,中國古代農書之首《齊民要術》便誕生于此。團隊成員在禾豐種業孫經理的引導下,深入了解了臨淄的農業生產歷史,并參觀小麥育種加代溫室。
小麥新品種的選育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從雜交組合到品種審定,通常需要十幾年的時間,而禾豐種業借助先進科技,采用溫室和異季滾動連續加代法,根據小麥不同時期所需生長條件,控制溫度,給予特殊光照、水分等,打破季節與地域的限制,實現了一年四熟,大大加速了育種進程。“此次學習提升了我們對智慧農業助力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實踐團隊長喬丹同學表示。

之后,實踐團參觀了生態無人農場,這是全國首個基于5G網絡打造的智慧農場。該農場將農情與數據信息深度融合,基于空-天-地一體化全方位信息采集技術構建特色的農作物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平臺。“通過實踐,我看到科技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還為環境保護提供了支持。無人生態農場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促進了可持續農業的發展。”實踐團的趙宏宇同學說。

8月2日,實踐團前往諸城中化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參觀學習。在李經理的帶領下,團隊參觀了中化現代農業科研示范農場,該農場集成應用了物聯網大數據分析、遙感監控等技術,實現了對作物生長環境的精準控制和對農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管理。

為了更好地提供農情監測服務,先正達集團還自主研發適合農業生產的遙感衛星、搭建地面氣象站,為智慧農業服務。通過提供線上MAP智農遙感巡田服務,農戶足不出戶就可以隨時監控小麥長勢和病蟲害情況。“我在手機上操作了‘MAP智農’移動端app,親身體驗了遙感技術如何實時監測農情地況,幫助農民們實現更高效的農業作業管理。”實踐團的袁悅茹同學感慨說。
通過此次實踐,師生對遙感技術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本次活動激發了實踐成員立足專業知識、扎根祖國大地、肩擔強農興農的奮斗決心。實踐團成員們將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農村發展貢獻智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青春誓言,讓青春之花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絢麗綻放,為祖國鄉村的繁榮與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通訊員: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