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人機定義:無人航空駕駛器(UA)或遙控駕駛航空器(RPA),無人機系統UAS.RPAS。
2. 無人機分類:按飛行平臺構型(固定翼無人機、旋翼無人機、無人飛艇、傘翼無人機、撲翼無人機),按用途(軍用、民用),按尺寸/民航法規(微型空機質量≦7 KG,輕型7-116、校正空速小魚100 KM/H)升限3000米,小型≦5700 KG(微型輕型除外),大型大于5700 KG。按活動半徑:超近程15 km以內,近程15-50 km,短程50-200 km,中程200-800 km,遠程大于800 km;按任務高度:超低空0-100 m,低空100-1000 m,中空1000-7000 m,高空7000-18000 m,超高空18000 m以上。
3. 電動動力系統主要有:動力電機、動力電源、調速系統(又稱電調)組成。
4. 有刷電動機的效率較低,已逐漸不再使用。
5. 電池的電壓是會變化的,充電后可能會超過標稱電壓。電池的容量毫安時mAH。電池的放電能力以倍率表示C,1000 mAh、10 C最大放電電流為10000毫安。
6. 電調的輸入線與電池相連,輸出線(有刷兩根、無刷三根)與電機相連,電調的信號線與接收機相連。
7. 渦軸發動機適用于中低空、低速短距起飛質量可達1000 kg,渦槳發動機適用于中高空長航時起飛質量可達3000 kg,渦扇發動機適合高空長航時。
8. 飛控子系統是整個飛行過程的核心系統,相當于駕駛員之于有人機。
9. 無人機電氣系統一般包括:電源、配電系統、用電設備。電源和配電系統兩者組合稱為供電系統。
10. 計算裝載重量和中心的方法主要有:計算法、圖表法、查表法。
11. 無人機控制站(地面站)主要有:數據鏈路控制、飛行控制、載荷控制、載荷數據處理四類硬件設備機構構成。系統組成:指揮處理中心、無人機控制站、載荷控制站。
12. 告警按級別可分為:提示、注意和警告三個級別。
13. 飛行控制一般包括:舵面遙控、姿態遙控和指令遙控。
14. 無人機通訊鏈路主要指用于無人機系統傳輸控制、無載荷控制、在和控制三部分信息的無線電鏈路。主要包括:指揮與控制、空中交通管制、感知和規避三種鏈路。
15. 目前世界上無人機的頻譜使用主要集中在UHF、L、C波段。
16. 三種情況下會出現臨界仰角:低速飛行、高速飛行、轉彎飛行。
17. 對流層低緯度地區上界高17-18 km,中緯度地區10-12 km,低緯度地區8-9 km。對流層集中了約75%的大氣質量和90%的以上的水汽。100 m遞減0.65℃。對流層下層1500 m以下,氣流混亂。下層又稱為摩擦層。摩擦層頂到6000 m屬于中層,云和降水多生成于這一層。6000 m高度到對流層頂屬于上層。
18. 氣溫、氣壓、空氣濕度稱為三大氣象要素。
19. 溫度越高飽和水汽壓越大,相對濕度減少。氣溫和露點差別越小,空氣越潮濕。
20. 華氏溫度冰點為32℉,沸點為212℉。絕對零度:-273.15℃。
21. 目前有國際民航組織統一采用的標準海平面大氣壓定義為29.92in.Hg(760 mm),海平面溫度59℉(15℃),海平面標準空氣密度1.2250 kg/m3。